邁向凈零未來!香港交易所2024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5-03-20 17:07

2024 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盡管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有些國家卻正在撤回或重新考慮其氣候承諾。在此背景下,香港交易所深知作為亞洲領先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不僅要在業務與技術上保持競爭力,更要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球減排。

香港交易所於3月13日宣布,集團已於2024年實現碳中和。這是香港交易所氣候行動的重要裏程碑,兌現了其致力於推動全球凈零轉型的承諾。

3月17日,香港交易所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根據四大重點事項(可持續金融、氣候韌性與減緩、人才與社區、負責任業務)匯報集團於2024年內的可持續發展表現。

報告顯示,2024年,港交所采納全面綜合的企業責任框架,進一步把ESG考量因素融入業務和營運之中。

1、推動可持續金融生態圈發展

- 修訂《上市規則》,強制上市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氣候相關披露》(IFRS S2)披露氣候信息,成為全球首個引入該標準的交易所。

- 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董事會不得單一性別構成,推動董事會多元化。

- 刊發有關《企業管治守則》的咨詢總結,進一步提升董事會效能、獨立性及多元化。

- 宣布強制要求LME的註冊鋁品牌按照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方法匯報排放資料。

- 旗下碳市場Core Climate引入黃金標準核證碳信用產品,為投資者和企業提供更多氣候項目選擇。

- 2024年,香港交易所共有134只ESG相關債券新上市,總集資額達2,910億元。2015至2024年期間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 ESG相關債券的總集資額達12,800億元。

- ESG Academy ISSB準則在線培訓的參加人數1,900+名。

2、加強氣候韌性與減緩

- 透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及購買碳信用達至碳中和。截至2024年底,集團99%的營運場所的供電為可再生能源。2024年,集團註銷了54,839噸碳信用並實現碳中和。

- 實施惡劣天氣下的交易安排,提升旗下業務及市場的氣候韌性。

- 就無紙化上市制度提出新建議及推出數碼化存管服務,減少耗紙。於2024年成功節省超過97,000頁紙。

- 向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提交科學基礎減碳目標以供驗證。

- 將軍澳數據中心獲得綠建環評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近年新安裝的太陽能板每年能產生約105,000千瓦小時的潔凈能源。

3、以人為本,貢獻社區

- 透過領袖培訓課程培育優秀人才。

- 在HKEX Global Wellness Month期間舉辦逾40場活動及Wellness Marketplace,支援雇員的身心健康。

- 透過HKEX Network推出各項活動建立共融和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當中包括不同程度的健身課程、全新的企業龍舟隊、家庭關懷研討會及LGBTQ+慶祝活動等。

- 香港交易所簡易雇員調查的參與度得分提高了10%。

- 透過「香港交易所慈善夥伴計劃」及「香港交易所社區項目資助計劃」資助逾25個由慈善機構及社會企業推出的社區項目。

4、負責任營運

- 旗下企業數據中心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維持ISO 27001認證。為雇員提供網絡安全培訓和意識加強活動。定期模擬網絡攻擊演練。

- 更新《集團第三方風險管理政策》及相關指引,以確保負責任及符合道德的供應鏈。

- 與一家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和支援不同能力人士的慈善機構合作,開辦Cafe 388。

香港交易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周冠英先生發布觀點文章稱:“年初從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回來後,我深刻了解到企業和社會都需要積極地做好準備,應對氣候挑戰並加強氣候韌性。作為企業、市場營運者兼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宣布已經如期實現碳中和,而下一目標是於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比我們的原定計劃提前了十年。”

“我們在實現這些目標時累積了豐富經驗,相信能為商界樹立榜樣,並推動其他機構的綠色轉型。根據顧問公司畢馬威 (KPMG) 最近的研究顯示,不少香港公司已經展開氣候行動,我們的目標是為發行人以至整個企業生態圈規劃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香港政府致力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企業在達成這個目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此外,周冠英先生總結了邁向綠色轉型的三大策略:一、了解企業供應鏈,妥善制定減排目標。二、厘清目標,確保目標實際可行且符合本地情況。三、靈活變通,如:購買碳信用額。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