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瓶装水采购出纰漏 议员倡检测报告加二维码
2025-08-29 00:40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办公场所饮用水供应商被曝造假事件引发关注。议员呼吁加强招标把关和认证程序,提倡检测报告加二维码标识,帮助核实机构真伪,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今年6月,物流服务署(物流署)通过公开招标,将港岛和部分离岛的政府办公室的樽装饮用水供应合约批给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鑫鼎鑫),以5294万元订购188万瓶“鑫乐”饮用水,合约为期36个月。同期,物流署将九龙的供应合约批给屈臣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以4762.38万元订购200.1万瓶“COOL清凉”饮用水;将新界和部分大屿山的供应合约批给时贸国际有限公司,以6549.4万元订购251.9万瓶“Happy喜士”饮用水。

其中,鑫乐及Happy喜士为内地品牌。

根据“鑫乐”外包装,该产品的包装商为“鑫鼎鑫”,制造商为“乐百氏”“观音山饮用水”及“羊台山饮品”。

公务员对该陌生且曾多次上黑名单的品牌“乐百氏”缺乏信任,因而引起公众关注。

8月3日,在2025年《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后,媒体向行政长官李家超提问涉及饮用水安全问题。

行政长官李家超对此表示:“有关饮用水的问题,我们当然非常重视安全,而招标制度亦充分说明我们的要求是严格的。首先,任何人投标都必须有一个认证,这是独立实验室对于水质安全的认证,是必须提供的。另外,我们亦有制度要求它在不同时段再提交认证,即不是只在招标时,其安全有认证书确立后就一次过,我们会不时要求它再提供认证。而事实上,我们亦有抽验制度,有关当局不时都会抽验其水质安全。在这方面,如有发觉任何不符合标准,我们可以即时取消跟它的合约关系。我们在任何制度方面的安全标准是严格的,安全标准是世界标准,所以在这方面,我对整个制度有效而且严格执行很有信心。”

然而,情况迅速出现变化。乐百氏主动致函物流署,称未曾提供或授权任何人提供饮用水予港府,与中标公司没有任何业务来往。

8月16日,物流署表示因未能信纳鑫鼎鑫能继续履行合约,遂决定根据合约条款暂停合约。

8月20日,香港政府表示,政府已即时终止所有与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有关联的合约。

尽管合约存在重大问题,政府化验所抽检部分涉案瓶装水样本后确认暂时未发现危害健康,可安全饮用。

事件曝光后,外界普遍质疑香港政府在采购过程中把关不严,仅以“价低者得”为主要原则,而忽视了对投标者资质、品牌授权及检测报告真伪的核查。

民建联会计界立法会议员黄俊硕指出,今次樽装水投标造假事件,凸显特区政府在招标过程中要加强审核程序,如今次事件中鑫鼎鑫除了涉嫌讹称樽装水制造商是乐百氏(广东)有限公司外,又向政府提交怀疑虚假的水质测试证明书,显示采购程序中的报告核实环节存在风险,建议政府加强检查,如要求检测报告内要加入二维码等科技标识,方便物流署及相关人员扫描后连结至独立系统,核实提交报告的机构及内容是否属实,从而遏止造假行为。

他建议对于新中标的公司,在开标后的三四个月内,应由物流署本身或借助独立的会计师或律师,对中标公司进行财务及文件调查,而海外不少国家亦有此类要求。

另外,物流署2023年曾采用计分制审批标书,价格占50%,另外50%则是考虑投标公司有否创新建议和技术,但今次樽装水事件中却只以价格作评审准则,在「价低者得」原则下批出合约予鑫鼎鑫。黄俊硕指出,所有投标也应维持计分制, 政府作为最大采购机构,投标政策应兼顾推动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提升,“可以调整计分比例,例如75%价格对25%技术,或者三七开,以避免完全「价低者得」的情况,减少问题发生并提升市场竞争性。”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