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潮后 净零银行联盟将投票决定放弃会员制
2025-09-04 20:48

8月27日,净零银行联盟(Net-Zero Banking Alliance,NZBA)宣布,NZBA 指导小组已发起会员投票,以决定是否从现行的“会员制联盟”模式过渡到将其指南确立为一项新的框架倡议。NZBA 已暂停其正在进行的活动,投票结果将于2025年9月底公布。

NZBA指导小组认为,这是继续支持全球银行保持韧性并根据《巴黎协定》加速实体经济转型的最合适模式,同时也有助于继续与全球银行业合作,制定进一步的指南和工具,以支持银行及其客户。

这意味着,若提案获得通过,NZBA未来将侧重发布面向全球银行业的目标设定方法论和行业最佳实践,而不再维护传统意义上的“会员承诺管理”。此举被广泛视为在大量创始成员退出的压力下,一场迫不得已的“战略撤退”。

这一转向发生在联盟成员数量锐减的背景下。自2024年末起,退出的浪潮开始涌动,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美国银行、高盛、富国银行、汇丰、巴克莱、瑞银等国际大型银行相继宣布退出NZBA。

外界普遍认为,政治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批评)以及部分成员对于反垄断风险的担忧,是导致退出潮的重要原因。

在宣布退出时,部分银行仍重申自身“2050年实现净零”的承诺,并强调会继续独立开展可持续金融和融资减排工作。然而,NZBA的弱化也被视为全球银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方面的一次“再平衡”,标志着行业从“联盟背书”逐步转向“各自探索”与“框架参考”。

综合来看,退出潮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的叠加:

1. 反垄断法律风险(首要原因):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不可抗力”。银行们担心,通过联盟协调行动,共同限制对高排放行业(如化石燃料)的融资,可能被监管机构(尤其是美国司法部)视为联合抵制(Group Boycott)或合谋行为,从而面临巨大的反垄断诉讼风险。

2. 地缘政治与政策压力: 特别是在美国,气候议题日益政治化。银行面临来自部分政界人士的压力,要求其避免参与被视为可能限制美国能源行业发展的国际联盟。

3. 声誉与“漂绿”指控风险: 严格的承诺意味着严格的考核。一些银行可能希望避免因未能达成中期目标而面临的“漂绿”指控和声誉损害。

4. 内部能力已成熟: 如瑞银等机构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内部已建立了成熟的净零转型框架和团队,不再需要依赖外部联盟的指导与约束。

NZBA的未来走向取决于9月底的投票结果。NZBA的潜在转型可能意味着:

1. 银行个体责任:实现净零排放的重心可能更侧重于各家银行的自身努力和独立承诺,而非统一的联盟约束。

2. 全球协调挑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全球协调机制,可能使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脱碳的整体步伐放缓。

3.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即便联盟形式改变,市场(尤其是投资者和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要求预计仍将持续甚至加强。

净零银行业联盟的这次“身份危机”,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复杂性和曲折性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在理想主义的全球目标与现实主义的法律、政治和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的巨大张力。联盟形式的退潮,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气候行动的终结,而是标志着它正进入一个更加分散化、注重实质而非形式的新阶段。全球市场的目光将从“谁在联盟里”转向“谁真正在做”。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