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生銀行(00011)發布《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全面展示了其在推動綠色轉型、普惠金融和嚴格內部管治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
(圖片來源:恒生銀行2024年ESG報告)
恒生銀行創立於1933年,被譽為香港領先的本地銀行,一直與時俱進,為個人及商業客戶提供優質及以客為本的銀行、投資和理財服務,現時服務近400萬名客戶。
2024年,該行繼續致力維持高標準的企業管治。管治框架橫跨董事會、管理層及員工,能有效監督機遇、風險及披露事宜;並優先將氣候風險監督納入風險管理框架,確保氣候相關機遇及挑戰得到一致管理。
報告中,恒生銀行明確提出將於2030年或之前,使自身業務營運達至凈零排放,並著力幫助客戶向低碳經濟轉型。為此,該行推出了一系列過渡措施和綠色舉措,包括:
● 恒生銀行持續協助匯豐集團實現於2030年底前提供並促成7,500億美元至1萬億美元可持續發展融資及投資的抱負。
● 於2024年推出一系列措施,擴充可持續發展融資能力,為不同性質的企業提供多元化綠色及可持續發展融資解決方案,透過「恒生碳管理學院」 加強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並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快、更實惠的綠色設備融資評定服務。
● 恒生指數公司於2024年推出八款全新ESG及可持續發展指數。
● 截至2024年,恒生指數公司提供29款與ESG相關的指數,涵蓋香港和內地市場一系列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投資策略,包括但不限於ESG融合、減碳策略、同類最佳及綠色經濟主題投資。
● 所有辦公室及分行均取得ISO 14001認證。該行亦就綠色采購及廢物管理制訂了具體指引。
● 旺角辦公大樓已安裝太陽能板,在過去12個月產生約59,000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於2024年減少相當於23公噸碳排放量。總行大廈近期也已完成安裝太陽能板。
● 該行於2024年從一家本地電力公司購入共13,742,200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約等同該行全年總耗電量的58%。
● 於總行大廈及旺角辦公大樓飯堂引入ECO Corner。
在社會責任方面,恒生銀行透過讓員工掌握未來技能,以普惠金融提升客戶體驗,為社會公益作出貢獻和建立共同價值觀,促進共融與復元力。
● 持續打造包容的工作環境,以促進多元化。該行在香港的業務:52%的環球職級架構中職級為3級或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女性;57%的雇員為女性。
● 2024年,該行為駐香港員工提供主題多元的綜合培訓課程,總共累積245,773小時的學習時數。
● 年內,該行為加強雇員福利采取以下措施: 醫療計劃升級,提高門診、手術相關、病房及膳食以及附加額外醫療保障福利的索賠限額;加強個人/看護時間安排;延長產假。
● 該行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及和富社會企業攜手推出「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借此培育本地學生及年輕畢業生成為可持續發展及綠色科技領域的領袖,協助香港實現《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的願景。
● 推出ESG for ALL網上可持續發展指數學習課程,傳授可持續發展知識及增強同事將ESG考慮因素融入營運的能力。
● 建立夥伴關系,包括促進創新生態系統、采取合作措施支持綠色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在可持續常規中應用綠色科技,以及與本地大學合作以支持創新及科技初創企業的發展。
報告稱,資料私隱及網絡安全仍為該行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該行在各市場內嚴格遵守監管要求,保護並重視受托資料。同時,該行透過投資網絡安全基礎設施,維持積極主動的立場,同時維系領先業界的水平。該行的網絡安全框架包含先進的事件偵測、精簡的事件回應、安全開發實務及漏洞修復,同時加強防禦復雜的威脅。該等舉措反映該行在日益復雜的數字環境中保護持份者利益的決心。
此外,恒生銀行在2024年的ESG實踐中斬獲多項業內榮譽,如MSCI“AA”評級、Sustainalytics低風險評級。這不僅證明了該行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也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信心。
未來,恒生銀行將專註於透過創新及可持續發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