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與舊焰:方濟各之後,良十四世如何平衡傳統與創新?
2025-05-14 01:51

2025年4月21日,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與世長辭,享年88歲。在他十二年的梵蒂岡教宗職位上,方濟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支持難民和無家可歸者,並為環境和氣候保護而奮鬥。

5月8日,白煙從西斯汀聖堂煙囪升起,教廷宣布選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首位美籍教宗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取名號良十四世,為天主教會翻開新篇章。

方濟各——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

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裏奧·貝戈利奧(Jorge Mario Bergoglio),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意大利移民家庭,1958年加入耶穌會,2013年成為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以謙遜、關懷弱勢群體和推動教會現代化聞名,選擇以“方濟各”為名致敬聖方濟各·阿西西,象征對貧窮與自然的守護。

  • 簡樸生活方式:拒絕入住教宗官邸,選擇梵蒂岡賓館的普通客房;日常穿著樸素的黑色皮鞋和20美元塑料手表,出行乘坐電動車或老舊福特福克斯。
  • 葬禮革新:遺囑要求以鋅襯木棺簡葬於羅馬聖瑪利亞大殿(Papal 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打破教宗安葬梵蒂岡的傳統,成為1669年後首位長眠於此的教宗。

2013年,方濟各被《時代》雜誌評為“2013年年度人物”;2014年,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50位最偉大領袖”第一名。同年,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2014年至2015年,被福布斯連續兩年評為“全球最有權力人物”第四名。

改革遺產與爭議

方濟各任內推動多項革新,包括權力下放、打擊神職人員性侵、支持女性參與決策,並發布《願你受贊頌》通諭,關註社會公義、環境保護等問題。然而,其包容同性伴侶祝福、淡化墮胎議題等立場,引發傳統派與進步派的分裂。

原住民和解:加拿大的歷史性道歉

方濟各任內最具標誌性的社會行動之一,是2022年親赴加拿大為天主教會參與原住民寄宿學校制度道歉。該制度導致逾15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強制同化,其中六成學校由天主教會運營。方濟各在道歉中承認教會成員“摧毀文化、實施虐待”的罪行,並表示“深感痛心與遺憾”。盡管部分原住民認為道歉未明確提及“文化種族滅絕”,但此舉仍被視為教會與殖民歷史和解的關鍵一步。

性別議題的復雜立場

方濟各對女性與LGBTQ+群體的態度呈現矛盾性:

  • 女性賦權:他任命女性擔任梵蒂岡高級職務,但堅持禁止女性擔任神職的傳統教義。
  • LGBTQ+爭議:2023年批準祝福同性伴侶的舉措引發保守派強烈反對,被批評為“動搖婚姻神聖性”,但其“誰若懷有善意,我無權評判”的言論仍被視為進步信號。

國際影響力

方濟各在任期間多次以宗教領袖身份介入國際沖突。2023年俄烏沖突期間,他邀請俄烏雙方代表至梵蒂岡對話,並公開呼籲停火,稱“戰爭是人類的失敗”。此外,他曾在南蘇丹內戰中跪地親吻對立領導人的雙腳,這一畫面成為和平象征,被全球媒體廣泛傳播。

方濟各的“和平外交”不僅限於沖突調停。他還推動梵蒂岡與古巴建交,促成美古關系破冰;在加沙問題上,他公開支持巴勒斯坦人權,並呼籲調查以色列軍事行動是否涉嫌“種族滅絕”。這些行動使梵蒂岡成為國際事務中不可忽視的道德力量。

方濟各的葬禮,25萬民眾與多國政要齊聚聖彼得廣場,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人均出席。

  • 美烏互動: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葬禮期間進行了15分鐘閉門會談,澤連斯基會後表示“希望實現全面停火”,但分析認為此次會晤更多是象征性姿態,俄烏戰場僵局未解。
  • 著裝爭議:特朗普身著藍色西裝打破梵蒂岡要求的黑色正裝規範,被解讀為“美國優先”的隱性表達;澤連斯基則以黑色戰術風衣示人,強調“戰爭未結束前不穿正裝”的立場。

良十四世——首位美籍教宗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本名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生於美國芝加哥,擁有美秘雙重國籍。他早年赴秘魯傳教20余年,2014年被方濟各任命為奇克拉約主教,2023年晉升樞機並執掌梵蒂岡主教任命事務。在當選教宗之前,以其析選主教的深厚經驗及務實的行政能力著稱,被視為梵蒂岡改革派的重要推手之一。

  • 快速當選:樞機團在兩天四輪投票中選出,打破近年選舉紀錄,被視為調和改革派與保守派的“中間派”。
  • 名號深意:選擇“良十四世”致敬19世紀教宗良十三世,後者以捍衛勞工權益著稱,預示其對社會正義的延續。

政策立場:繼承與平衡

  • 社會正義:延續方濟各對移民、貧困與氣候議題的關註,主張發達國家承擔更多環保責任,並批評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保守底線:反對女性擔任神職,對同性伴侶祝福交由地方主教裁定,強調維護“教會傳統結構”。
  • 國際外交:呼籲俄烏和平對話,支持巴勒斯坦人權,其美籍身份或使梵蒂岡與中美關系更趨復雜。

變革的未竟之路

方濟各以簡樸與慈悲重塑了教會的公共角色,而良十四世面臨的挑戰更為復雜:如何在分裂的世界中維系道德權威,同時調和教會內部傳統與現代的撕裂?從阿根廷貧民窟到梵蒂岡權力中心,從氣候變化到戰爭斡旋,這場跨越時代的權柄交接,終將考驗信仰與現實的韌性。

作者:Qinger